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实验室废水有很多种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
1.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
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含六价铬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及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处理含氰、含酚 、含硫化物的废水。常见的工艺过程是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 ,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 ,使高毒性的物质转化为低毒性的物质 ,再经过混凝、沉淀将其从反应体系中除去 。C r6 + 和 C r3 + 的无机物最高允许排放量分别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铬的废液可用铁、锌等作还原剂 ,用废碱液中和沉淀后 ,转化为难溶盐除去。
详细的可以到水天蓝环保里面看有详细的解答
2.硫化物沉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汞、铅等金属的呈酸性的实验废水 。一般是向废水中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 ,然后与 Fe (OH ) 3 共沉淀而分离出去。
3.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不仅是处理许多工业企业污水中重金属的有效方法 ,也是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种可行
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重金属较多的实验废水 ,加入合适的絮凝剂 ,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絮状沉淀 ,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处理物理 、化学方法不能处理的微量呈溶解状态的有机实验废水。有机实验废水含有大量的废溶剂、实验残液、有机酸等。其浓度高 、排放量少的特点很适合活性炭吸附法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为先把废水中的有相分离出来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达 93%?
5.焚烧法
每种处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处理性能 ,都不是万能的。焚烧法一般适用于形成乳浊液之类的液。但要特别注意避免燃烧产生的毒气造成二次污染 。例如 ,对于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机废物在燃烧时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卤素 N , S等元素的有机废物焚烧时将会释放多种有害气体。
6. 生物实验废水的处置方法?
处理生物实验废水常用的方法是热力消毒灭菌和化学药剂消毒灭菌。热力消毒灭菌法是通过高温加热使废水温度达到或超过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温度的最高极限 ,杀死细菌 ,以确保排出废水的安全。化学药剂消毒灭菌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艺有臭氧消毒、氯消毒、碱消毒等 。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采用热力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消毒灭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处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废水。
亚硫酸钙与硫酸钠反应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2-03-05发布
200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79-2002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posable sanitary products
代替GB 15979-1995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GB15979-1995《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自1996年发布以来,使生产企业明确了卫生要求和目标 ,管理部门也有了监督监测依据,对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卫生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种类与材料的发展 ,该标准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因此提出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5979-1995 。
本标准的附录A至附录G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起草单位: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伟、卢敏、杨宏平 、周密、潘希和、刘育京。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和生产环境卫生标准 、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和相应检验方法,以及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要求和产品标识要求。
在本标准中,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从事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生产与销售的部门 、单位或个人 ,也适用于经销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部门、单位或个人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 、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产品性状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例如,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套(不包括医用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 、卫生湿巾、电话膜、帽子 、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护垫)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不包括皱纹卫生纸等厕所用纸)、避孕套等,在本标准中统称为“卫生用品”。
4 产品卫生指标
4.1 外观必须整洁 ,符合该卫生用品固有性状,不得有异常气味与异物。
4.2 不得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 。
4.3 产品须符合表1中微生物学指标。
表1
产品种类
微生物指标
初始污染菌1)
cfu/g
细菌
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大肠菌群
致病性化脓菌2)
真菌
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 、帽子内裤、电话膜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抗菌(或抑菌)液体产品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卫生湿巾
.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口罩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避孕套
.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 如初始污染菌超过表内数值,应相应提高杀灭指数 ,使达到本标准规定的细菌与真菌限值。
2) 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 。
4.4 卫生湿巾除必须达到表1中的微生物学标准外,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杀灭率须≥90%,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 ,还须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90%,其杀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1年。
4.5 抗菌(或抑菌)产品除必须达到表1中的同类同级产品微生物学标准外,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须≥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 ,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还须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其抑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1年。
4.5 任何经环氧乙烷消毒的卫生用品出厂时 ,环氧乙烷残留量必须≤250μg/g 。
5 生产环境卫生指标
5.1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 500 cfu/m3。
5.2 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5.3 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
6 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
6.1 环氧乙烷消毒: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的杀灭指数应≥103。
6.2 电离辐射消毒:对短小杆菌芽胞E6d(ATCC 27142)的杀灭指数应≥103。
6.3 压力蒸气消毒:对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的杀灭指数应≥103。
7 测试方法
7.1 产品测试方法
7.1.1 产品外观:目测,应符合本标准3.1的规定 。
7.1.2 产品毒理学测试方法:见附录A。
7.1.3 产品微生物检测方法:见附录B。
7.1.4 产品杀菌性能 、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见附录C 。
7.1.5 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测试方法:见附录D。
7.2 生产环境采样与测试方法:见附录E。
7.3 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方法:见附录F 。
8 原材料卫生要求
8.1 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原材料包装应清洁,清楚标明内含物的名称 、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影响卫生质量的原材料应不裸露;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应标明保存条件和保质期。
8.2 对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原材料应有相应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 ,必要时需进行微生物监控和采取相应措施。
8.3 禁止使用废弃的卫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
9 生产环境与过程卫生要求
9.1 生产区周围环境应整洁,无垃圾,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
9.2 生产区应有足够空间满足生产需要 ,布局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分隔合理,人 、物分流 ,产品流程中无逆向与交叉。原料进入与成品出去应有防污染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减少生产环境微生物污染 。
9.3 生产区内应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地面 、墙面、工作台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 、便于除尘与清洗消毒 ,有充足的照明与空气消毒或净化措施,以保证生产环境满足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
9.4 配置必需的生产和质检设备,有完整的生产和质检记录 ,切实保证产品卫生质量。
9.5 生产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产生有害物质的,必须具备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定。
9.6 原材料和成品应分开堆放,待检、合格 、不合格原材料和成品应严格分开堆放并设明显标志 。仓库内应干燥、清洁、通风 ,设防虫 、防鼠设施与垫仓板,符合产品保存条件。
9.7进入生产区要换工作衣和工作鞋,戴工作帽 ,直接接触裸装产品的人员需戴口罩,清洗和消毒双手或戴手套;生产区前应相应设有更衣室、洗手池、消毒池与缓冲区,
9.8 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 ,不得留指甲,工作时不得戴手饰,长发应卷在工作帽内。痢疾 、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 、尖锐湿疣、淋病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参与直接与产品接触的生产活动 。
9.9 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在上岗前及定期(每年一次)进行健康检查与卫生知识(包括生产卫生、个人卫生、有关标准与规范)培训 ,合格者方可上岗。
10 消毒过程要求
10.1 消毒级产品最终消毒必须采用环氧乙烷 、电离辐射或压力蒸气等有效消毒方法,所用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10.2 根据产品卫生标准、初始污染菌与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制定消毒程序、技术参数 、工作制度,经验证后严格按照既定的消毒工艺操作 。该消毒程序、技术参数或影响消毒效果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后应重新验证确定消毒工艺。
10.3 每次消毒过程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物理)和化学指示剂监测 ,每月用相应的生物指示剂监测,只有当工艺监测、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达到规定要求时,被消毒物品才能出厂。
10.4 产品经消毒处理后,外观与性能应与消毒处理前无明显可见的差异 。
11 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11.1 执行卫生用品运输或贮存的单位或个人 ,应严格按照生产者提供的运输与贮存要求进行运输或贮存。
11.2 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 、清洁,产品的所有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达到保证产品在正常的运输与贮存条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
12 产品标识要求
12.1 产品标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执行的卫生标准号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
12.2 消毒级产品还应在销售包装上注明“消毒级 ”字样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在运输包装上标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单位与地址、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产品毒理学测试方法
A1 各类产品毒理学测试指标
当原材料 、生产工艺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毒性时,应按表A1根据不同产品种类提供有效的(经政府认定的第三方)成品毒理学测试报告。
表A1
产品种类
皮肤刺激试验
阴道粘膜刺激试验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手套或指套、内裤
√
√
抗菌(或抑菌)液体产品
√
根据用途选择1)
√
湿巾、卫生湿巾
√
根据用途选择1)
根据材料选择
口罩
√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
√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
√
√
避孕套
√
√
1)用于阴道粘膜的产品须做阴道粘膜刺激试验,但无须做皮肤刺激试验。
A2 试验方法
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第一分册《实验技术规范》(1999)中的“消毒剂毒理学实验技术”中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 。
固体产品的样品制备方法按照A3进行。
注
1 用于皮肤刺激试验中的空白对照应为:生理盐水和斑贴纸。
2 在皮肤变态反应中 ,致敏处理和激发处理所用的剂量保持一致 。
A3 样品制备
A3.1 皮肤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以横断方式剪一块斑贴大小的产品。对于干的产品,如尿布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用生理盐水润湿后贴到皮肤上 ,再用斑贴纸覆盖。湿的产品,如湿巾,则可以按要求裁剪合适的面积 ,直接贴到皮肤上,再用斑贴纸覆盖 。
A3.2 阴道粘膜刺激试验
A3.2.1 干的产品(如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以横断方式剪取足够量的产品,按1g/10mL的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密封于萃取容器中搅拌后置于37℃±1℃下放置24h。冷却到室温 ,搅拌后析取样液备检。
A3.2.2 湿的产品(如卫生湿巾)
在进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的当天,挤出湿巾里的添加液作为试样 。
A4 判定标准
以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第一分册《实验技术规范》(1999)中“毒理学试验结果的最终判定”的相应部分作为试验结果判定原则。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产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B1 产品采集与样品处理
于同一批号的三个运输包装中至少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装样品,1/4样品用于检测 ,1/4样品用于留样,另1/2样品(可就地封存)必要时用于复检。抽样的最小销售包装不应有破裂,检验前不得启开 。
在100级净化条件下用无菌方法打开用于检测的至少3个包装 ,从每个包装中取样,准确称取10 g±1g样品,剪碎后加入到20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 ,充分混匀,得到一个生理盐水样液。液体产品用原液直接做样液。
如被检样品含有大量吸水树脂材料而导致不能吸出足够样液时,稀释液量可按每次50mL递增 ,直到能吸出足够测试用样液。在计算细菌菌落总数与真菌菌落总数时应调整稀释度 。
B2 细菌菌落总数与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产品初始污染菌与细菌菌落总数(以下统称为细菌菌落总数)检测。
B2.1 操作步骤
待上述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作菌落计数。共接种5个平皿,每个平皿中加入1 mL样液,然后用冷却至45℃左右的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15 ~20mL倒入每个平皿内混合均匀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5℃±2℃ 培养48h后,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
B2.2 结果报告
菌落呈片状生长的平板不宜采用;计数符合要求的平板上的菌落 ,按式(B1)计算结果:
X1=
A×
K
--------------------------------------------------------------------------------
...(B1)
5
式中:X1――细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
A――5块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的细菌菌落总数;
K――稀释度。
当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实有数报告 ,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 。
如果样品菌落总数超过本标准的规定,按B2.3进行复检和结果报告。
B2.3 复检方法
将留存的复检样品依前法复测2次,2次结果平均值都达到本标准的规定 ,则判定被检样品合格;其中有任何1次结果平均值超过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被检样品不合格。
B3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B3.1 操作步骤
取样液5mL接种50mL乳糖胆盐发酵管,置35℃±2℃ 培养24 h ,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
如产酸产气,则划线接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置35℃±2℃培养18~24 h,观察平板上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圆形,边缘整齐 ,表面光滑湿润,常具有金属光泽,也有的呈紫黑色 ,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
取疑似大肠菌落1~2个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5℃±2℃培养24 h,观察产气情况 。
B3.2 结果报告
凡乳糖胆盐发酵管产酸产气 ,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在伊红美蓝平板上有典型大肠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胞杆菌 ,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大肠杆菌。
B4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
B4.1 操作步骤
取样液5 mL,加入到50 mL SCDLP培养液中,充分混匀,置35℃±2℃培养18~24 h。如有绿脓杆菌生长 ,培养液表面呈现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从培养液的薄菌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 ,置35℃±2℃培养18~24 h,观察菌落特征 。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 ,边缘不整,菌落周围培养基略带粉红色,其他菌不长。
取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者应进行下列试验:
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棒挑取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 ,30 s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
绿脓菌素试验:取2~3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斜面 ,35℃±2℃培养24 h,加入三氯甲烷3~5 mL,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可能存在的绿脓菌素溶解 ,待三氯甲烷呈蓝色时,用吸管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1 mol/L的盐酸1 mL,振荡后静置片刻 。如上层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即为阳性 ,表示有绿脓菌素存在。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被检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置35℃±2℃培养24 h,培养基小倒管中有气者即为阳性。
明胶液化试验:取可疑菌落纯培养物 ,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35℃±2℃培养24h,取出放于4~10℃ ,如仍呈液态为阳性,凝固者为阴性 。
42℃生长试验:挑取可疑培养物,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置42℃培养24~48 h ,有绿脓杆菌生长为阳性。
B4.2 结果报告
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及绿脓杆菌试验均为阳性者 ,即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如绿脓菌素试验阴性而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产气和42℃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仍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 。
B5 金**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B5.1 操作步骤
取样液5 mL,加入到50 mL SCDLP培养液中 ,充分混匀,置35℃±2℃培养24 h。
自上述增菌液中取1~2接种环,划线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 ,置35℃±2℃培养24~48 h。在血琼脂平板上该菌菌落呈金**,大而突起,圆形 ,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 。
挑取典型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金**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成葡萄状,无芽胞与荚膜。镜检符合上述情况 ,应进行下列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取上述菌落接种甘露醇培养液,置35℃±2℃培养24 h,发酵甘露醇产酸者为阳性。
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取清洁干燥载玻片 ,一端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另一端滴加一滴兔血浆,挑取菌落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合 ,5 min如血浆内出现团块或颗粒状凝块,而盐水滴仍呈均匀混浊无凝固则为阳性,如两者均无凝固则为阴性。凡盐水滴与血浆滴均有凝固现象 ,再进行试管凝固酶试验;试管法:吸取1∶4新鲜血浆0.5 mL,放灭菌小试管中,加入等量待检菌24 h肉汤培养物0.5 mL 。混匀,放35℃±2℃温箱或水浴中 ,每半小时观察一次,24 h之内呈现凝块即为阳性。同时以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株肉汤培养物各0.5 mL作阳性与阴性对照。
B5.2 结果报告
凡在琼脂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 ,并能发酵甘露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者,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金**葡萄球菌 。
B6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方法
B6.1 操作步骤
取样液5 mL加入到50 mL葡萄糖肉汤 ,35℃±2℃培养24 h。
将培养物划线接种血琼脂平板,35℃±2℃培养24 h观察菌落特征。溶血性链球菌在血平板上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针尖状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周围有无色透明溶血圈 。
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应为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的球菌。镜检符合上述情况,应进行下列试验:
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0.2 mL(0.01 g草酸钾加5 mL兔血浆混匀 ,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加入0.8 mL灭菌生理盐水 ,混匀后再加入待检菌24 h肉汤培养物0.5 mL和0.25%氯化钙0.25 mL,混匀,放35℃±2℃水浴中 ,2 min观察一次(一般10 min内可凝固),待血浆凝固后继续观察并记录溶化时间。如2 h内不溶化,继续放置24 h观察 ,如凝块全部溶化为阳性,24 h仍不溶化为阴性 。
杆菌肽敏感试验:将被检菌菌液涂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取每片含0.04单位杆菌肽的纸片放在平板表面上 ,同时以已知阳性菌株作对照,在35℃±2℃下放置18~24 h,有抑菌带者为阳性。
B6.2 结果报告
镜检革兰氏阳性链状排列球菌,血平板上呈现溶血圈 ,链激酶和杆菌肽试验阳性,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溶血性链球菌。
B7 真菌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B7.1 操作步骤
待上述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作真菌计数,共接种5个平皿 ,每一个平皿中加入1mL样液,然后用冷却至45℃左右的熔化的沙氏琼脂培养基15~25 mL倒入每个平皿内混合均匀,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25℃±2℃培养7天 ,分别于3、5 、7天观察,计算平板上菌落数,如果发现菌落蔓延 ,以前一次的菌落计数为准 。
B7.2 结果报告
菌落呈片状生产的平板不宜采用;计数符合要求的平板上的菌落,按式(B2)计算结果:
K
X2=
B×
--------------------------------------------------------------------------------
...(B2)
5
式中:X2――真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
B――5块沙氏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的真菌菌落总数;
K――稀释度。
当菌落数在100以内 ,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
如果样品菌落总数超过本标准的规定,按B7.3进行复检和结果报告。
B7.3 复检方法
将留存的复检样品依前法复测2次,2次结果都达到本标准的规定 ,则判定被检样品合格,其中有任何1次结果超过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被检样品不合格 。
B8 真菌定性检测方法
B8.1 操作步骤
取样液5mL加入到50mL沙氏培养基中 ,25℃±2℃培养7天,逐日观察有无真菌生长。
B8.2 结果报告
培养管混浊应转种沙氏琼脂培养基,证实有真菌生长 ,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真菌。
附 录 C
(标准的附录)
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C1 样品采集
为使样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应于同一批号三个运输包装中至少随机抽取20件最小销售包装样品,其中5件留样 ,5件做抑菌或杀菌性能测试,10件做稳定性测试 。
C2 试验菌与菌液制备
C2.1 试验菌
C2.1.1 细菌:金**葡萄球菌 (ATCC 6538),大肠杆菌 (8099或ATCC 25922)。
C2.1.2 酵母菌: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菌液制备:取菌株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h) ,用5mL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以下简称PBS)洗下菌苔,使菌悬浮均匀后用上述PBS稀释至所需浓度 。
C3 杀菌性能试验方法
该试验取样部位,根据被试产品生产者的说明而确定。
C3.1 中和剂鉴定试验
进行杀菌性能测试必须通过以下中和剂鉴定试验。
C3.1.1试验分组
1)染菌样片+5mLPBS
2)染菌样片+5mL中和剂
3)染菌对照片+5mL中和剂
4)样片+5mL中和剂+染菌对照片
5)染菌对照片+5mLPBS
6)同批次PBS
7)同批次中和剂
8)同批次培养基 。
C3.1.2 评价规定
1)第1组无试验菌,或仅有极少数试验菌菌落生长。
2)第2组有较第1组为多 ,但较第3、4 、5组为少的试验菌生长,并符合要求。
3)第3、4、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生长,并在1×104~9×104cfu/片之间 ,其组间菌落数误差率不超过15% 。
4)第6~8组无菌生长。
5)连续3次试验取得合格评价。
C3.2 杀菌试验
C3.2.1 操作步骤
将试验菌24h斜面培养物用PBS洗下,制成菌悬液(要求的浓度为:用100μL滴于对照样片上,回收菌数为1×104~9×104cfu/片)。
取被试样片(2.0cm×3.0cm)和对照样片(与试样同质材料 ,同等大小,但不含抗菌材料,且经灭菌处理)各4片 ,分成4组置于4个灭菌平皿内 。
取上述菌悬液,分别在每个被试样片和对照样片上滴加100μL,均匀涂布 ,开始计时,作用2 、5、10、20min,用无菌镊分别将样片投入含5mL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充分混匀 ,作适当稀释,然后取其中2~3个稀释度,分别吸取0.5mL置于两个平皿 ,用凉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或沙氏琼脂培养基(酵母菌)15mL作倾注,转动平皿,使其充分均匀 ,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5℃±2℃培养48h(细菌)或72h(酵母菌),作活菌菌落计数。
试验重复3次 ,按式(C1)计算杀菌率:
X3=(A-B)/A×100%...(C1)
式中:X3――杀菌率,%;
A――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
B――被试样品平均菌落数。
C3.2.2 评价标准
杀菌率≥90%,产品有杀菌作用 。
C4 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
C4.1 操作步骤
将试验菌24h斜面培养物用PBS洗下 ,制成菌悬液(要求的浓度为:用100μL滴于对照样片上或5mL样液内,回收菌数为1×104~9×104cfu/片或mL)。
取被试样片(2.0cm×3.0cm)或样液(5mL)和对照样片或样液(与试样同质材料,同等大小,但不含抗菌材料 ,且经灭菌处理)各4片(置于灭菌平皿内)或4管。
取上述菌悬液,分别在每个被试样片或样液和对照样片或样液上或内滴加100μL,均匀涂布/混合 ,开始计时,作用2 、5、10、20min,用无菌镊分别将样片或样液(0.5mL)投入含5mLPBS的试管内 ,充分混匀,作适当稀释,然后取其中2~3个稀释度 ,分别吸取0.5mL,置于两个平皿,用凉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或沙氏琼脂培养基(酵母菌)15mL作倾注 ,转动平皿,使其充分均匀,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5℃±2℃培养48h(细菌)或72h(酵母菌) ,作活菌菌落计数 。
试验重复3次,按式(C2)计算抑菌率:
X4=(A-B)/A×100%...(C1)
式中:X4――抑菌率,%;
A――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
B――被试样品平均菌落数。
C4.2 评价标准
抑菌率≥50%~90% ,产品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
C5 非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
C5.1 操作步骤
称取被试样片(剪成1.0cm×1.0cm大小)0.75g分装包好 。
将0.75g重样片放入一个250mL的三角烧瓶中 ,分别加入70mLPBS和5mL菌悬液,使菌悬液在PBS中的浓度为1×104~9×104cfu/mL。
将三角烧瓶固定于振荡摇床上,以300r/min振摇1h。
取0.5mL振摇后的样液 ,或用PBS做适当稀释后的样液,以琼脂倾注法接种平皿,进行菌落计数 。
同时设对照样片组和不加样片组 ,对照样片组的对照样片与被试样片同样大小,但不含抗菌成分,其他操作程序均与被试样片组相同,不加样片组分别取5mL菌悬液和70mLPBS加入一个250mL三角烧瓶中 ,混匀,分别于0时间和振荡1h后,各取0.5mL菌悬液与PBS的混合液做适当稀释 ,然后进行菌落计数。
试验重复3次,按式(C3)计算抑菌率:
X5=(A-B)/A×10
不反应。亚硫酸钙,是一种亚硫酸盐 ,化学式为CaSO3,主要用作分析试剂,还可用于纺织、造纸和制糖工业等。
2017年10月27日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亚硫酸盐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1]
中文名
亚硫酸钙
外文名
Calcium sulfite
化学式
CaSO3
分子量
120.14
CAS登录号
10257-55-3
基本信息用途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防护措施操作处置与储运TA说
基本信息
化学式:CaSO3
分子量:120.14
CAS号:10257-55-3
EINECS号:233-596-8[2]
用途
主要用作分析试剂,还可用于纺织 、造纸和制糖工业等。
急救措施
吸入:如果吸入 ,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
食入:漱口 ,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泄露应急处理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 、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 、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并转移至安全场所 。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包装方法: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 、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 ,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高温区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 、公告。
硫酸钠是硫酸根与钠离子化合生成的盐,化学式为Na2SO4,硫酸钠溶于水 ,其溶液大多为中性,溶于甘油而不溶于乙醇。无机化合物,高纯度、颗粒细的无水物称为元明粉 。元明粉 ,白色、无臭 、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硫酸钠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水,生成十水合硫酸钠 ,又名芒硝,偏碱性 。主要用于制造水玻璃 、玻璃、瓷釉、纸浆 、致冷混合剂、洗涤剂、干燥剂、染料稀释剂 、分析化学试剂、医药品、饲料等。 在241℃时硫酸钠会转变成六方型结晶。在有机合成实验室硫酸钠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后处理干燥剂。上游原料包括硫酸,烧碱等 。
中文名
硫酸钠
外文名
Sodium sulphate[3]
化学式
Na2SO4[3]
分子量
142.042[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单斜晶系 ,晶体短柱状,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或皮壳状等,无色透明 ,有时带浅黄或绿色,易溶于水。白色 、无臭、味咸而苦的结晶或粉末, 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 、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 。硫酸钠是含氧酸的强酸强碱盐。
结构:单斜、斜方或六方晶系。
溶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溶液
熔点: 884℃ (七水合物于24.4℃转无水,十水合物为32.38℃ ,于100℃失10H2O)
沸点: 1404℃
密度: 2.68g/cm3
热力学函数(298.15K,100kPa):
标准摩尔生成焓
:-1387.1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1270.2
标准熵
: 149.6
溶解性: 不溶于乙醇,溶于水 ,溶于甘油 。
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4.9
9.1
19.5
40.8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结晶水:24℃以下:7H2O
32.4℃以下:10H2O 无水硫酸钠或1H2O
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
稳定性:稳定,不溶于强酸、铝 、镁,吸湿。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湿成为含水硫酸钠。241℃时转变成六方型结晶 。高纯度、颗粒细的无水物称为元明粉。极易溶于水。有凉感 。味清凉而带咸。在潮湿空气中易水化 ,转变成粉末状含水硫酸钠覆盖于表面。无水芒硝产于含硫酸钠卤水的盐湖中,与芒硝、钙芒硝 、泻利盐、白钠镁矾、石膏、盐镁芒硝 、石盐、泡碱等共生;也可由芒硝脱水而成;火山喷气孔周围有少量产出。[1]
毒性:无毒
毒理学数据:小鼠经口:LD50 5989mg/kg
生态学数据:对水是稍微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 ,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2]
此外,Na2SO4还可以溶入水中做电解质。
制备方法
1、滩田法
利用自然界不同季节温度变化使原料液中的水分蒸发,将粗芒硝结晶出来。夏季将含有氯化钠 、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镁等成分的咸水灌入滩田 ,经日晒蒸发,冬季析出粗芒硝 。此法是从天然资源中提出芒硝的主要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 ,但作业条件差,产品中易混入泥砂等杂质。
2 、机械冷冻法
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料液加热蒸发后冷冻至-5~-10℃时析出芒硝。与滩田法比较,此法不受季节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产品质量好,但能耗高。
3、盐湖综合利用法
主要用于含有多种组分的硫酸盐-碳酸盐型咸水。在提取各种有用组分的同时 ,将粗芒硝分离出来 。例如加工含碳酸钠、硫酸钠 、氯化钠、硼化物及钾、溴 、锂的盐湖水,可先碳化盐湖卤水,使碳酸钠转化成碳酸氢钠结晶出来;冷却母液至5~15℃,使硼砂结晶出来;分离硼砂后的二次母液冷冻至0~5℃,析出芒硝。[1]
4、其他方法
可由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得。H2SO4+ 2NaOH→Na2SO4+ 2H2O 。由天然产物萃取也可制得。
还可用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制备: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硫酸钠。2NaCl+H2SO4(浓)→2HCl↑+Na2SO4
或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制备:2NaOH+CuSO4=Na2SO4+Cu(OH)2↓
在家庭中可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硫酸铜反应制得: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 ↓+ 2Na2SO4 +CO2↑
4NaHCO3+2CuSO4=Cu2(OH)2CO3↓+2Na2SO4+3CO2↑+H2O
可采用滩田法、机械冷冻法、盐湖综合法 。滩田法和机械冷冻法适于加工以Na 、Mg、Cl、SO42-为主要成分的海水型盐水及其他各种芒硝矿。因低温下硫酸钠的溶解度急剧变小 ,根据水盐体系相平衡关系可以从卤水中分离出粗芒硝。
主要用途
1 、化学工业用作制造硫化钠硅酸钠水玻璃及其它化工产品 。
2、造纸工业用于制造硫酸盐纸浆时的蒸煮剂。
3、玻璃工业用以代替纯碱做助溶剂。
4 、纺织工业用于调配维尼纶纺丝凝固剂 。
5、用于有色金属冶金、皮革等方面。
6 、用来制硫化钠、纸浆、玻璃 、水玻璃、瓷釉,也用作缓泻剂和钡盐中毒的解毒剂等。是用食盐与硫酸制造盐酸时的副产品 。化工上用于制造硫化钠,硅酸钠等。实验室用于洗去钡盐。工业上用作制取NaOH和H2SO4的原料 ,也用于造纸,玻璃,印染 ,合成纤维,制革等 。 在有机合成实验室硫酸钠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后处理干燥剂。
7、主要用作合成洗涤剂的填充料。造纸工业用于制造硫酸盐纸浆时的蒸煮剂。玻璃工业用以代替纯碱 。化学工业用作制造硫化钠、硅酸钠和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纺织工业用于调配维尼纶纺丝凝固浴。医药工业用作缓泻剂 。还用于有色冶金 、皮革等方面。
8、使水化产物硫铝酸钙更快地生成,从而加快了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硫酸钠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0.5%~2%,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50%~100% ,28天强度有时提高,有时降低,提高幅度约在10%左右 ,随水泥品种、养护条件及其掺量而异 。还用作合成洗涤剂的填充料,也用于造纸工业 、玻璃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及医药工业等。
9 、用作分析试剂,如脱水剂、定氮时消化催化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干扰抑制剂。还用于医药工业 。
10、用于化工 、造纸和玻璃、染料、印染和医药工业,在合成纤维 、制革、有色冶金、瓷釉等的制造中也有应用,还用于洗涤剂和肥皂中作添加剂。
11、在硫酸盐镀锌中可用作缓冲剂以稳定镀液的pH值。[2]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低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其它: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
风险术语
安全标识:S24/25
危险标识:R36/R37/38
储运特性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 、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 、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防毒面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 、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食入: 饮足量温水,漱口并催吐;或饮用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硫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 ,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果泄漏,则在中和后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
亚硫酸钙和硫酸反应低温高压时,生成硫酸钙沉淀和亚硫酸.高温低压时,生成硫酸钙 ,二氧化硫和水。
1、可以和硫酸反应:CaSO3+H2SO4=CaSO4+SO2+H2O
2 、可以被氧气氧化:2CaSO3+O2=2CaSO4
亚硫酸钙(CaSO3),是一种亚硫酸盐,具有还原性 ,可用作漂白剂、钙塑板填充料。在强酸中溶解,放出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用于制钙塑材料,也用作纤维素制品漂白脱氯剂、食品防腐剂 、发酵杀菌剂等。
用氯化钙和亚硫酸钠在溶液中进行复分解反应 ,过滤、隔绝空气烘干得到无水亚硫酸钙固体。也可以用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进行化学反应得到 。化学反应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亚硫酸钙球亚硫酸钙颗粒除氯球亚硫酸钙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的余氯,包括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及NCl3三种和游离性余氯ClO-(次氯酸根离子)、HClO(次氯酸) 、Cl2(氯气)等。
半水亚硫酸钙为烟气净化干法脱硫工艺所产生干法脱硫灰的主要矿物组成之一
关于“实验室污水处理的的方法有哪些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周园园]投稿,不代表TJhao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tjs.cn/yxfl/202503-156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TJhao的签约作者“周园园”!
希望本篇文章《6分钟科普“微乐山西麻将怎么提高胜率(小程序助赢神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TJhao]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您好:...